两大学派对癔症病因的争鸣
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患者感到委屈、气愤、精神紧张、恐惧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或成为次发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后的发作中可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而是通过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摧残,则是后来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以下分别介绍精神分析学派和巴甫洛夫学派对癔症病因的阐析。
精神分析学派:癔症的发病疏散压抑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癔症的发病是疏散压抑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将痛苦的心理内容从自己的意识中转移出去,诸如遗忘就是通过压抑这种痛苦的精神内涵而保护个体不受外界环境侵扰或感情的困惑,这犹如饱经战争痛苦的战士对一幕幕残酷战斗场面的遗忘一样有类似的机制。
对于漫游,则是认为在寻找失去的亲人,这表现了一个人在清醒状态下的一个愿望。对人格的转换的解释是一种冲动,这种冲动就是一种被自己平时压抑或可以正常控制的、要成为一个新人或新面貌特征的冲动。就像一个平时呆板的老师处于分离状态的时候,可以表现为兴奋、情感十足的人一样。
1
2
下一页
- 早发现
- 早预约
- 早治疗